唯真财经

国际财经新闻:市场震荡与政策博弈下的全球格局

美股动态:科技股重挫引发连锁反应
昨夜,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,纳斯达克指数重挫2.78%,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。此次下跌的导火索是AI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暴跌逾8%,市值跌破3万亿美元。市场分析认为,投资者对人工智能行业短期盈利能力的担忧加剧,叠加部分机构高位抛售,导致科技股集体承压。这一波动或对今日亚太市场产生溢出效应,尤其是与AI产业链紧密关联的日经指数可能面临压力。

贸易关税风云再起:全球汇市剧烈波动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宣布,计划自3月4日起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25%的钢铁关税,并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%关税。消息一出,墨西哥比索兑美元汇率下跌1.2%,加元贬值0.8%,而美元指数则攀升至104.5,人民币离岸汇率亦跌至7.23。尽管美国曾在2月3日暂停对加墨关税一个月,但谈判未达预期导致政策落地。分析指出,若关税长期化,可能重塑北美供应链,并加剧全球通胀压力。

美国经济数据疲软与政策转向预期
近期美国经济数据显露疲态:2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降至47.8,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滑,首次申领失业金人数升至21.7万。疲软数据推动债券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提前降息,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4.28%。与此同时,美国国会新成立的“货币政策与国债市场工作组”将于下周举行首次听证会,旨在重新审视美联储的利率决策框架,市场担忧政治力量介入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。

行业轮动:防御板块成资金避风港
2023-2024年领涨标普500的科技、通信服务和非必需消费品板块,在2025年表现乏力,年内平均跌幅达12%。相反,医疗保健和日用消费品等防御性板块逆势上涨5%,反映出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。高盛报告指出,此轮调整与市场对经济放缓的预期及估值修正密切相关,资金正从高增长赛道转向现金流稳定的行业。

国内财经新闻:政策驱动与市场回暖并行

企业动态:小米搅动新能源汽车市场
针对“雷军成中国新首富”传闻,小米集团紧急辟谣,强调持股数据存在误读。与此同时,小米SU7 Ultra以52.99万元的超预期低价上市,较预售直降7万元,2小时内订单破万,直接冲击高端电动车市场。路特斯等竞品被迫调整定价策略,行业价格战或进一步升级。

政策聚焦:绿色金融与光伏行业治理
金融监管总局与央行联合发布《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》,明确要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电网升级的信贷支持,目标到2025年绿色融资年均增速不低于20%。另一方面,国家能源局坦言光伏行业“内卷”未解,产能过剩导致全产业链利润承压,正协同工信部研究准入标准与兼并重组政策。

楼市回暖:核心城市现结构性复苏
重庆楼市显现暖意,2月中心城区新房成交量环比增长18%,二手房连续三周上涨;深圳豪宅市场热度攀升,华侨城天鹅湖花园一套房源以单价28万元/㎡拍出,刷新区域纪录。业内认为,政策宽松叠加优质资产稀缺性,推动核心城市高端住宅需求释放,但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仍存。

银行业调整:利率下行倒逼改革
锡商银行、新安银行等多家民营银行宣布下调2年期以上定存利率10-15个基点,市场已难觅3%以上的中长期产品。临近两会,市场预期存款利率下调或为央行进一步降息打开空间,但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能制约政策力度,离岸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于7.25关口。

市场展望与策略:震荡中的结构性机会
尽管隔夜美股大跌,但A股表现相对独立,上证指数在BOLL中轨与上轨间维持震荡上行趋势。中概股小幅回调0.6%,反映外部扰动有限。投资策略上,建议通过“韭圈儿”等工具筛选PE处于历史10%分位的低估板块(如医药、银行),但需警惕定投的心理挑战——多数投资者难以忍受缓慢积累的复利。当前市场环境下,坚守优质资产、避免追逐短期热点或是更优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