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工信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组织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提出面向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计算资源的需求,研发支持超大规模参数模型的训练、推理一体化智算平台等。
揭榜任务内容为面向算力网络的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应用、绿色、安全等六大重点方向,发掘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、具备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事业单位,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。
揭榜任务:针对单一存储介质难以满足多样化数据存储需求的现状,依托磁、光、电存储在性能、寿命、功耗等方面的差异化特性,将磁、光、电存储技术进行融合,研发磁光电融合存储系统,构建基于固态硬盘(SSD)、机械硬盘(HDD)和光存储的多级存储架构。根据业务特征,将数据保存在不同级别的存储设备中,实现海量数据的集中、统一存储管理,支撑算力中心高效、低碳、安全持续发展。
预期目标:到2026年,研发磁、光、电融合存储系统,支持适配分布式文件、分布式块和分布式对象等至少3种存储类型,系统可以根据数据的访问时间、访问频率、文件属性等自定义分级策略,根据业务负载动态调整迁移。系统可通过介质安全、系统安全、软件安全等夯实底层安全能力,通过防勒索、加密算法、远程监控、光存储预警检测等增强数据安全能力。打造磁光电融合存储应用示范,完成至少20个业务系统应用,实现至少4个东部地区数据流动至西部磁光电存储系统,且数据存储量不少于10PB。
存储受益AI端侧需求驱动+原厂减产;存力即数据存储能力。海量的数据需要安全、可靠的存储空间,而存力就是提供这一空间的关键。随着数据量的大规模增长,存储设备在数据中心采购的BOM中占比持续提升,目前存储芯片在数据中心采购中比例约为40%,未来预计将提升至50%。
一方面,AI时代爆发性的算力增长对存力提出了新要求,AI端侧应用的普及推动云端及端侧存储需求增长。随着AI算力需求的不断提升,冯•诺依曼架构的存算性能失配问题日益显现,存算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。近存计算通过2.5D和3D堆叠技术有效融合计算与存储,提升内存带宽并降低访问延迟,成为提升芯片性能的主流方案。HBM和CUBE方案作为代表,能够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和边缘设备中,随着AI终端的普及和算力需求的加速,近存计算有望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关键趋势。
另一方面,供应端主动优化产能结构,有望开启新一轮存储涨价周期。上一轮存储涨价的驱动力便来自2023Q2原厂的减产。2025年以来各大存储厂商均发布减产计划,美光预计减产10%,三星预计减产15%,海力士预计上半年减产10%,铠侠自2024年12月开始减产。
机构表示,阿里巴巴FY2025Q3单季资本开支达317亿元,环比提升80%+,创历史新高。该行认为在以阿里为首的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增加的推动下,AI应用落地有望加速,AI商业模型有望闭环。存力作为贯通上游算力设施和下游终端设备的重要部分,有望成为AI浪潮下半场的关键之一。
以下是A股存储芯片概念股梳理:
磁光电存储概念
宁波建工:中经云全球磁电混合存储先行者。
中电兴发:定增20亿元,用于研究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的自主可控磁光电存储技术。
同有科技:同有科技系国内存储厂商作为大数据存储基础架构提供商,专注于磁、电存储市场,通过多年的发展,目前磁电存储技术已相对较为成熟。
宁波韵升:公司的子公司宁波韵升磁体元件技术有限公司,大容量光盘、磁盘存储驱动器及其部件,磁电产品及配套件的研制、开发、制造。
易华录:公司与华为在存储领域密切合作,蓝光光盘库存储管理平台通过华为容性测试。
银信科技:华为存储的一级经销商,在存储设备的销售、维护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,能从华为磁电存储业务的发展中受益。
福日电子:大概率是使用福建晋华的铁磁技术,A股对标福日电子,同一个大股东。
信宇人:子公司亚微新材料专注磁电存储介质材料涂布工艺开发。协助客户进行国产磁电存储介质工艺设计与优化,针对冷数据存储领域的需求。
天源迪科:子公司金华威有代理华为OceanStor存储产品。
其它存储芯片核心公司
存储模组厂商:德明利、江波龙、佰维存储、香农芯创;
先进存储厂商:兆易创新、恒烁股份等;
边缘侧Nand/Nor flash厂商:兆易创新、普冉股份、东芯股份、恒烁股份、聚辰股份等。
本内容仅作为信息资讯参考,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。您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,风险自担。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