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精选聚焦
1、3月11日,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印发《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(2025-2026)》的通知,其中提到,加强对全国社保基金大湾区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配套服务,支持专项基金拓展投资领域、创新投资模式,发挥长期资金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,推动全国社保基金加大对我市优质私募股权、创业投资基金、科技项目和重大平台的投资布局。
2、3月11日,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、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印发《杨“数"浦新质秀带创新区建设方案》,其中指出,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,坚持“三区联动"发展理念,构建全主体参与、全要素统筹全链条加速的创新创业城区。
3、3月11日,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第四季由于苹果手机生产进入高峰,以及中国部分地方提供消费补贴刺激需求,全球前六大智能手机品牌合计产量达3.35亿支,季增9.2%。
4、 3月11日,OpenA1与GPU密集型云服务提供商CoreWeave达成了一项为期五年、价值119亿美元的协议,这一消息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关注。
5、3月11日,香港证监会发布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“A-SP-I-Re"路线图。监管路线图以五大支柱作为基础,即连接(Access)、保障(Safeguards)、产品(Products)、基建(Infrastructure)和联系(Relationships)),旨在引领香港虚拟资产生态系统迈向未来。
6、近日,内蒙古水利厅已制定印发《内蒙古自治区水利重大项目谋划行动工作方案》,并提出推进水网骨干工程建设、完善防洪减灾体系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、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等5个方面24个项目类型的目标任务。
二、上证聚焦
1、港股市场表现持续强劲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持续升温
2025年以来,港股市场展现出强劲的上涨趋势,相关港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也在不断升温,成为市场关注焦点。根据Wind数据显示,截至3月11日收盘,已有138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,累计回购数量为12.75亿股,回购金额约340亿港元,而去年同期实施回购的上市公司只有111家。其中,腾讯控股、汇丰控股、友邦保险等龙头企业纷纷加大回购力度,显示出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心。另外,快手和小米集团等互联网公司也在积极回购。
面对今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积极实施回购的情况,市场人士表示,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回购股份来减少市场流通量,支撑股价;另一方面,港交所优化回购规则,特别是新库存股机制的引入,使回购股份可以储存而不必立即注销,提升了上市公司回购的积极性和灵活性。有的公司认为自身股价被低估,通过回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。就目前披露的数据而言,腾讯控股是当之无愧的港股“回购王”。根据Wind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腾讯控股累计回购3706万股,累计回购金额约140亿港元。在此之前的2021年至2024年,腾讯控股的回购金额分别约26亿港元、338亿港元、490亿港元和1120亿港元,逐年增长。
2、浙江AI产业重磅会议即将召开,阿里、华为、超聚变等将参会。
据相关媒体报道,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战略部署,推动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,3月13日,由杭州市经信局、杭州市数据资源局指导,浙江算力科技主办的“云智聚能,共筑AI产业新未来--人工智能与可控云计算产业生态大会"将在杭州举行。
根据议程,大会将正式发布杭州市算力资源调度服务平台,举行算力生态共同体签约仪式,举办浙江算力与海光信息战略合作签约仪式等。同时,浙江算力、阿里云、华为、超聚变、海光信息、天数智芯、无问芯穹等将进行主题演讲。
国泰君安研究所认为,AI大模型在为各行业赋能,自DeepSeek问世以来,其强大的模型能力与训练成本方向的突破,在国内科技界和产业界引发了效率革命与价值重构,开源模式更是推动了技术的普惠。过去几年,AI相关的成分股在A股市值的占比已经从1%提升至目前3%左右,大科技板块,包括软件、硬件、通信等板块的市值占比从10%左右升至目前接近30%,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对科技领域的发展作出显著贡献。
三、早盘选股器
个股代码:600285
个股名称:羚锐制药
选入条件:-
止损条件: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