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中提醒我们就随笔随性写!
2025 年 4 月 2 日中午收盘的时候,股市涨了,但成交量变小了,而且短期市场热度也没那么高了。上证指数中午收盘在 3356.41 点,涨了 0.24%,盘中最高到过 3361 点,不过没超过之前的高点 3375 点。市场已经有向好的苗头了,虽然还没出现那种典型的穿宫炮形态,但已经能看出要转强的迹象,估计主力资金已经在悄悄布局了。再看看成交量,中午收盘的时候成交额是 6175 亿,跟昨天同一时间的 7109 亿相比,减少了 13.15%,价格和成交量的走势不太一致,这情况挺明显的。按照现在的成交趋势来估计,今天全天成交量大概是 9665 亿。要是最后实际成交量不到一万亿,那就是今年以来成交量最少的一次了。成交量一直这么低,市场接下来会怎么走,就更不好说了。在盘面上,虽然呈现普涨格局,上涨家数达到 3285 家,占比 60%,然而赚钱效应却在逐渐弱化。跌停家数有 11 家,涨停家数为 40 家,与昨日的 53 家相比,减少了 24.5%,这清晰地表明封板资金的意愿在下降。从封板率和炸板率来看,封板率为 62%,炸板率则达到 38%,这意味着打板资金在当日面临着较高的浮亏风险。另外,昨涨停今表现为 + 0.45%,连板溢价已经消失,游资接力的意愿处于低迷状态。今大盘开在3344,低于定盘价3355是弱势开盘,开盘八法是两点低转一高压力盘,估计要留意下午的波动会较剧烈。
从竞价信号看,题材分化明显。核聚变、机器人、光刻胶等硬科技题材受资金热捧,因其代表未来方向,技术壁垒高、成长空间大。医药与黄金防御板块回调,或因市场风险偏好提升,资金流向进攻性更强的硬科技板块,也可能是投资者预期改变所致。当前正处于业绩验证期,市场更多由游资主导。在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操作时应尽量回避跟风题材。因为跟风题材往往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坚实的业绩支撑,一旦市场风向转变,很容易遭受较大损失。而那些具有真正技术实力和业绩支撑的硬科技题材股票,相对而言更具投资价值和抗风险能力。
"人工智能ETF"在这波俢正中,上升趋势一直硬朗著,今天出现白将脸K线,显示市场题材在引导大家去炒化学涨价线、核聚变、有色金属、黄金、医药之际,都反过来已经默默在AI领域吃货 。 华为 2024 年年报一发布,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。年报数据显示,去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 8621 亿元,相比上一年增长了 22%,创下历史第二高纪录;净利润为 626 亿元,同比下降了 28%。华为在研发上投入很大,2024 年投入了 1797 亿元,占全年收入的 20.8%,过去十年累计投入超过 1.249 万亿元。这么多的研发投入,虽然让利润率有所降低,但推动了国产科技的发展,和美国硅谷那些大公司的发展路子有点像。年报里有两个特别亮眼的地方:昇腾 AI 云服务增长了 6 倍,这表明国产算力需求正在快速增长,华为已经抢先占领了市场。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当年就实现了盈利,说明华为在汽车领域已经站稳脚跟,未来发展潜力很大。展望 2025 年,华为研发投入可能接近 2000 亿,主要集中在 AI + 领域。在手机、电动车等终端产品方面,华为会继续加大 AI 技术的应用,AI 芯片、鸿蒙系统也会不断优化升级。所以,华为相关概念股很值得关注,可能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,投资者一定要重点留意。*
"云计算ETF"股价来到周大道线、有支撑效果的发挥,今天如果出现白脸将、之后的沉底炮就是抄底的时机,有反弹的机会。在国家 “十四五” 规划的大力推动下,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突破 6000 亿元,增速全球领先。云计算与 AI、大数据加速融合,数据安全和技术自主可控备受重视,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。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业务中表现亮眼,英伟达 CEO 黄仁勋透露,2025 年亚马逊、微软等四大云服务商已采购 360 万块 Blackwell AI 芯片,推动云计算与 AI 融合迈向新高度。政务云、金融云、工业云成为重点发展领域,浪潮云洲连续五年入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,为工业云树立标杆。阿里云、华为云、腾讯云在全栈云服务领域持续领跑,阿里云在 2024 年大幅降价,降幅最高达 55%,同时不断推出 AI 云产品,吸引大量客户,并首次进军墨西哥市场,计划未来三年在全球新建 5 个数据中心,聚焦 AI 基础设施建设,拓展全球业务。在云服务安全方面,谷歌以 320 亿美元收购云安全公司 Wiz,于 3 月 18 日宣布并完成交割,显著增强自身云服务安全能力,提升市场竞争力。展望未来,云网边一体化、AI 与区块链融合、量子计算等新技术趋势引领行业发展。据预测,到 2030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有望达 1.55 万亿美元,产业前景广阔,潜力巨大。
"金融科技ETF"股价来到周大道线、有支撑效果的发挥,虽然上方有空方缺口,只要缺口一封,预示白脸将的出现,有反弹的机会。三部门出台了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。方案允许保险公司发起私募证券基金,鼓励它们长期投资股市,给硬科技领域带来资金,帮助企业搞研发创新,把成果转化成实际产品。另外,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要在全国推广啦,外汇管理流程能简化,跨国企业资金调度的成本也能降低,这对科技创新企业在全球布局有很大帮助。在监管方面,反洗钱监管越来越严,流动性管理成了金融科技关注的重点。严格监管加上合理的流动性管理,能防控风险,让市场保持稳定,给金融科技发展打好基础。金融科技在消费和产业升级方面也有新进展。现在,数据在风控里特别重要,金融机构都在努力开发数字化工具。比如说,AI 风控模型和大数据分析用得越来越普遍了。以前评估科技企业风险,主要靠人工经验,能用的数据也不多,很容易判断错。现在不一样了,用这些数字化工具,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、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,更准确地判断风险,然后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,推动消费和产业升级。
"机器人"板块,今天出现白将脸K线,显示主力利用低位开始吸筹了。周末一级市场吵得沸沸扬扬。金沙江有个很有名的投资人叫朱啸虎,他明确表示不怎么看好人形机器人。为啥呢?他觉得现在大家对人形机器人太乐观了,相关公司的估值都不低。而且从实际情况看,机器人短期内没啥实际应用场景,客户也不太愿意花钱买,所以商业化的前景不太好。说到人形机器人,短期内要落地确实难度不小,其中软件算法就是最大的拦路虎。现在的大模型还处在初级阶段,在总结和处理信息方面,能力勉强算是达标了,可要是说到落地干活,那可就差远了。举个例子,要是让机器人把桌面收拾整齐,它立马就懵圈了。为啥呢?因为要想让机器人干好这活儿,得先教会它识别桌面上哪些东西是垃圾,像苹果皮得扔到垃圾桶里,苹果得放到水果盘里,各种东西该怎么摆放,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擦干净。可问题是,这些东西在网上根本没有现成的数据能直接教给机器人,只能在实际场景中一点点慢慢教,这过程啊,简直就跟培养一个小孩子没啥两样,得花老长时间了。目前来看,机器人最先能应用的场景还得是工业领域。就拿特斯拉来说吧,今年计划出货 5000 台人形机器人,而且这些机器人主要都集中在特斯拉自己的工厂里,用来完成搬运、焊接、组装这些工作。为啥在工厂行得通呢?因为这些工作流程都是重复且标准的,很容易收集到足够的数据,从而完成对人形机器人的教学。但要是想把人形机器人应用到家庭场景,那还真得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才行。聊聊投资这块吧。3月份投资机器人产业链,真不是个好时候。你看,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公司,大多是转型过来的。人形机器人业务还没给公司赚到钱呢,就得砸一大笔钱去搞产能建设。这么一来,公司短期内的利润肯定不好看。所以啊, 4月份可以开始重点考虑布局。
"黄金ETF"我们去年就在追踪了,光今年到现在就大涨了19%,算是云远跑赢通货膨胀!我们继续看涨!最近,国际金价一路猛涨,都涨到 3170 美元了,创下了历史新高。特朗普搞的关税政策,把全球贸易搅得乱七八糟,让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风险大增,吓得投资者赶紧跑去黄金市场避险。在地缘政治上,俄乌冲突一直没停,特朗普还威胁要对伊朗动手,全球的避险情绪一下子就起来了,金价自然跟着往上涨。从货币方面看,市场都觉得美元要贬值,这对金价上涨的推动作用可不小。特朗普想搞 “弱美元” 政策,让美元贬值,好刺激美国出口,改善贸易逆差。但这政策争议很大,多数专家都觉得行不通,还会拖累美国经济。可特朗普态度坚决,所以市场一直都有美元贬值的预期。大家都知道,美元和黄金价格走势通常相反,这种预期越来越强烈,就给金价上涨提供了支撑。资金流向对黄金价格的影响最直接。现在,各国央行都在大量买入黄金,这说明央行认可黄金的价值,也给市场做了示范。同时,黄金 ETF 市场也热闹得很,资金不断涌入。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,今年全球黄金 ETF 净流入已经超过 190 亿美元,让 2025 年第一季度成了自 2022 年以来表现最好的第一季度。这么多资金进来,大大增加了市场对黄金的需求,直接把金价推高了。
文章为记录个人思考,是作为反省操作失误的积累,文中个股不构成参考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负。投资有逻辑,交易有方法,持续关注阅读,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