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前早餐帮助大家在15分钟内完成:信息过滤→机会识别→策略制定→预案准备的全流程,
盘前早参阅读的黄金法则:
数据交叉验证:政策利好+资金流入+技术突破=高确定性机会
时间价值排序:9:00前重点看盘前早参→9:30紧盯定盘价→9:45开盘八法检验→10:30最终确认策略a
反共识思维:当所有人讨论同一热点时,警惕日内兑现风险
一。A股开盘预判逻辑-定盘价:3498
1. 美股昨夜发生了什么:
(1)指数表现:三大指数收跌,周线转跌
●道琼斯指数:跌 0.63%,收 44,371.51 点,本周累跌 1.02%
●标普 500 指数:跌 0.33%,收 6,259.75 点,本周累跌 0.31%(前一日曾创历史新高)
●纳斯达克综合指数:跌 0.22%,收 20,585.53 点,本周累跌 0.08%
(2)关税政策:对加拿大加征 35% 关税,市场担忧升温
●特朗普宣布 8 月 1 日起,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 35% 关税(理由涉及芬太尼流入和 “不公平贸易”),同时计划对未加征关税的贸易伙伴统一征 15%-20% 关税。
●影响:加拿大贸易相关板块利空;此前已宣布 8 月 1 日对所有进口铜征 50% 关税,持续压制相关制造业板块。
●周六时,特朗普又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致墨西哥和欧盟的信件,宣布自8月1日起,美国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输美产品征收30%的关税。
●影响:投资者正越来越厌倦这场“关税闹剧”
(3)科技股:
●英伟达:涨 0.5%,报 164.92 美元(盘中最高 167.89 美元,均创历史新高),本周累涨 3.5%,年初至今涨 22.83%,市值 4.022 万亿美元。
●黄仁勋身家 1440 亿美元,超巴菲特(1430 亿美元),列全球第九。
●其他:微软涨 0.37%,亚马逊涨 1.24%,谷歌 C 涨 1.46%;苹果跌 0.59%,Meta 跌 1.34%。
(4)白银及相关板块:
●现货白银日内涨近 4%,白银股走强:First Majestic Silver 涨 7.29%,MAG Silver 涨超 3%(利好白银板块)。
(5)医药股:
●诺和诺德跌 2.93%,诺华跌 2.19%(因美国 FDA 可能加快药物审评以降药价,利空医药板块)。
(6)中概股表现
●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:跌 0.43%,本周累涨 0.65%
●富时 A50 期指夜盘:跌 0.33%,报 13730.00 点
●个股分化:
上涨:蔚来涨 5.69%,富途控股涨 4.53%,理想汽车涨 1.69%
下跌:贝壳跌 4.99%,百度跌 1.71%,新东方跌 1.08%
(7)即将到来的关键事件
●7 月 15 日(周二):美国将公布 6 月 CPI 报告,预计年率升至 2.7%
●美股 Q2 财报季即将开启
2. 寛基的资金动向: 申购节奏反常,中证 1000、沪深 300 获重金加仓
(1)上证指数微涨 0.01%,上交所 ETF 净申购 62.54 亿元,这是连续第 4 天申购,且是近三个月最大单日申购额。
(2)本周表现:上证指数涨 1.09%,收 3510 点(创今年以来最高价和收盘价),上交所股票型 ETF 全周净申购 107.04 亿元。
(3)反常点:以往是跌时多申购、涨时赎回(高抛低吸),但本周相反 —— 周一(周内低点)净赎回 6.01 亿,周五(周内高点)净申购最多(62.54 亿)。
(4)具体指数分化:
●中证 1000 指数(11.98 亿)、沪深 300 指数(11.48 亿),净申购均超 10 亿(利好中小盘和大盘蓝筹板块)。
●中证 500(5.84 亿)、上证 50(4.18 亿)、科创 50(2.97 亿)等获小幅申购。
●中证 A500 指数净赎回 10.11 亿(利空该板块),中证 A50、上证 180 等小幅赎回(金额 0.35 亿 - 0.61 亿)。
3. 期指的资金动向: 加空5465手,共持有净空单97307手。净空单突破 9.5 万手,提示需警惕
(1)期指合计加空 5465 手,净空单升至 97307 手(进入 9.5 万 - 10 万手区间,接近需注意的位置)。
(2)机构操作细节:
●四大期指多空均大幅加仓,且空头加仓多于多头。某信加空 3723 手(主力),其他主要玩家加空 1742 手。
●结构上对中小盘(IC、IM)加空 4094 手,对大盘(IH、IF)加空 1371 手,显示更看空中小盘。
●盘面特征:A 股冲高后回落,银行同步跳水,疑似有力量控制节奏。
(3)本周整体:合计加空 7610 手,净空单 97307 手。提示:若大盘继续上行且净空单持续增长,可考虑逢高减仓。
4. 钱流向机会: 港股、高股息受捧,券商、医药遭弃
(1)重点加仓方向:
●港股相关:香港证券港元指数(10.62 亿)、港股通非银人民币指数(7.91 亿)获大额申购(利好港股非银、证券板块);港股通科技 30ETF 成交额环比增 361%(首位)。
●高股息板块:中证银行(6.85 亿)、红利低波(5.17 亿)、中证煤炭(4.63 亿)被加仓(利好银行、煤炭板块)。
●其他:科创芯片(4.33 亿)、光伏产业(3.57 亿)、机器人(3.14 亿)获申购(利好相应板块)。
(2)遭撤离板块:
●证券公司指数净赎回 10.78 亿(利空券商板块),与港股证券的加仓形成反差。
●医药医疗:300 医药(-2.43 亿)、中证医疗(-2.26 亿)被大幅赎回(利空医药板块)。
●其他:科创 AI(-0.98 亿)、通信设备(-0.51 亿)遭抛售(利空相应板块)。
二。新闻早餐的解读?
1. 事件: 沪指站上 3500 点,新股要扎堆来了?这周沪指又站上 3500 点了,这数儿看着眼熟吧?翻历史数据,算上这次总共破过 4 回 ——2007 年、2015 年那两次,跟着就是超级大牛市;2021 年和 2024 年那两次,上去没几天就被砸下来了。现在再来一次,总让人有点嘀咕:这次能站稳不?
要说这里头有个规律特明显,就是 “股指一涨,新股就多”。2007 年大牛市,IPO 数量噌噌涨;2014 年那波牛市后,新股发了好几年;就连 2020 年沪指在 3200-3700 点晃悠时,那三年也是 A 股历史上发新股最快的。反过来看,2024 年新股才 100 家,是 2013 年以来最少的,算是跌到周期谷底了。
现在沪指又站上 3500 点,新股加速怕是板上钉钉的事。你看港股就知道,5 月以来新股发得特猛,结果恒生科技指数愣是没跟上美股和 A 股的涨势,一直震荡。A 股估计也差不多,下半年新股肯定要多起来 —— 资本市场嘛,总要给实体经济 “输血”。
而且政策也在推,上半年 A 股 IPO 受理企业 177 家,比去年同期涨了 453%,这架势就是在攒 “后备军”。上交所最近还出了科创板成长层规则,专门方便没盈利的科技企业上市。说白了,就是要给科技创新企业开绿灯,让钱往这些地方流。
所以啊,这次 3500 点站上,可能不会像前两次那么 “短命”,但新股多了,短期市场估计会有点累。不过往长了看,能让更多科技企业拿到钱搞研发,总不是坏事。咱们普通投资者,可能得习惯这种 “指数慢慢涨,新股慢慢发” 的节奏了。
2. 事件: 黄仁勋比巴菲特有钱了,可 A 股散户咋没感觉?周末有个挺炸的消息:黄仁勋的身家超过巴菲特了。英伟达市值冲过 4 万亿美元,老黄手里有 1440 亿美元,比老巴的 1430 亿多了 10 亿,排到全球第九。全球前 10 大富豪里 9 个是美国科技公司的,马斯克更是坐实首富,3600 亿美元的身家,快赶上工商银行的市值了。
说起来,老黄还是华人首富,比国内的张一鸣、双马都富不少。这背后其实挺扎心的:这波 AI 革命的红利,基本都被美国巨头揣走了。咱们的互联网巨头呢?还在拼外卖、卷价格,盯着大家那点买菜钱。
不是说国内公司不努力,阿里也想梭哈 AI,没突破又回去搞外卖大战了。年初 DeepSeek 出来时,还以为能跟英伟达掰掰手腕,结果现在人家重回巅峰,咱们的 R2 还没影,差距反倒拉大了。光靠一个华为真不够,得有更多像 DeepSeek 这样的公司,更多敢闯的人,才能在 AI 芯片上再来个 “奇迹时刻”。
再说说 A 股,指数都 3500 了,可大家持股体验特差。为啥?因为涨的都是银行、大金融这些散户很少持有的板块。你看,现在 3500 点离 2021 年的 3731 就差 200 多点,眼看要创新高了,但创业板、科创板还比当时低 30%,白酒、医药、新能源差 50%,半导体也差 10%—— 这些才是散户重仓的地方啊。
说白了,这轮行情专挑散户少的板块涨,因为套牢盘少,拉起来没那么多抛压。但散户重仓的还没轮到,能不难受吗?希望后面国产 AI 能真正发力,让那些散户多的板块也跟上,到时候大家才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行情的甜头。
3. 事件: 保险资金放大招,A 股这下有长期钱撑腰了?周末出了个大消息:保险资金的考核规矩改了。以前是 “当年业绩占 50%+ 三年周期占 50%”,现在调成 “当年 30%+ 三年 50%+ 五年 20%”,长期考核权重直接提到 70%。更实在的是,从明年起,大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里,得有 30% 投 A 股。
这可不是小动静。现在险资手里有 35 万亿总资产,已经有 8% 进了 A 股。往后只要再多配 1% 股票,就能给市场带来 3500 亿真金白银。看得出来,高层是想让这些长期资金稳住股市,别老瞎波动,同时引导它们多看看高股息股,还有高科技、硬科技这些方向。
不过周五银行那些高股息股有点闹腾,涨得太快,资金想兑现利润,所以波动大了点。估计接下来得横盘一阵,消化消化涨幅。这时候就得看看,资金会不会往一直趴在低位的科创板、机器人、半导体这些板块流了 —— 毕竟险资要长期布局,低位的硬科技说不定更合胃口。
科技股后续能不能起来,关键还得看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够不够强。而且国外投行也挺看好 A 股,高盛说今年底沪深 300 可能涨 14%,目标调到 4600 点。
总的来说,这次险资新规是给市场送来了 “定心丸”,长期资金慢慢进场,能少点瞎折腾。高股息先歇会儿,低位科技股说不定要慢慢热起来了,不妨多留意留意。
4. 事件: 银行股最近有点晃,这波涨不动了?上周五银行板块挺刺激,冲高之后又掉下来,调整幅度还不小。说起来,这板块已经连涨两年了,最近波动明显变大,看来是有点 “累” 了。
为啥之前能涨这么久?主要靠两拨资金撑着:23 年到 24 年上半年是国家队在买,24 年 9 月以后,保险资金成了主力。保险资金以前不爱碰股票,主要买国债、城投债这些。但 23 年之后不一样了,国债收益率从 3.5% 跌到 1.5%,城投债和地产债要么收益低,要么怕违约,靠债券赚钱越来越难。没办法,保险资金只好转身往股市里冲。
他们先是 23 到 24 年狂买高速、水电、运营商这些稳定股,把这些板块买得差不多了,25 年又盯上了银行,直接带飞了银行股。但涨得太快也有问题 —— 现在主要银行的股息率都跌到 4% 以内了,跟长江电力、中国移动、宁沪高速这些 “老熟人” 差不多。
这么一来,银行股想再往上冲,空间就很有限了。毕竟大家买这类股,图的就是稳定分红,现在收益跟其他标的拉平,吸引力自然降了。
估计接下来银行板块会在高位晃悠一阵,消化消化这两年的涨幅。要是之前没上车,现在也别追了,等它稳住再说;手里有的,倒是可以看看后续波动情况,不用太慌,但也别指望像之前那样猛涨了。
三。谷神指标的心法-第33章:
吕不韦在邯郸遇见秦国公子异人,认为其“奇货可居”,
通过政治投资助异人成为秦王,自己也从商人跃升为秦国丞相。
这对应投资中,需要寻找被市场低估标的的逻辑,
比如当某类资产因短期利空或认知偏差被低估时(如偏离常态的优质企业),
提前布局(海底捞月)可获取超额收益。
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。
这句话,是记录在《左传・襄公十一年》里面的
其实体现的就是“安全边际”思维。
也就是在这个市场中,是随时“如履薄冰”的,
我从不上杠杆,所以波动就伤不了我,
反而成为我利用的对象
更方便逢低抄底(沉底炮)
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昌,以“天子”名义号令诸侯,
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基础。
这其实是曹操利用“天子”品牌形成竞争壁垒,类似投资中对“品牌护城河”的重视。
所谓的占领消费者认知,和这个也比较类似,
看到品牌优势,同时价格不贵,
具有婴儿的身体,巨人的品牌
就需要研究一下,看看是否具有投资价值。
文章为记录个人思考,是作为反省操作失误的积累,文中个股不构成参考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负。投资有逻辑,交易有方法,持续关注阅读,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!